空中的士企业扎堆上市亿航稳当领航员

2021-09-23 08:55

      德国eVTOL公司Lilium正式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而就在一个月前的8月11日,美国eVTOL公司Joby Aviation刚刚登陆纽交所。放眼望去,接下来还有一家eVTOL 初创公司Archer准备在资本市场起飞。这是继亿航在2019年12月登陆纳斯达克以来出现的最为密集的eVTOL公司接连上市的盛况。

亿航空中的士

      提到eVTOL(Electric Vertical Take-off and Landing,垂直起降飞行器)大众可能还有点陌生,但说到它的别称“空中的士”“飞行汽车”“飞的”等,很多人应该相当熟悉了。今年在中超联赛开幕式上运送火神杯的亿航“空中的士”的确惊艳了众人。

      在近两年资本市场上,“空中的士”是备受追捧的宠儿,从2019年年底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亿航智能,到今年年初陆续宣布通过SPAC方式上市的Joby、Archer、Lilium和Astro Aerospace,“空中的士”在资本市场实现起飞,为即将爆发的城市空中交通(Urban Air Mobility,或UAM)市场做好充足的准备。

市场前景广阔,但入局容易成局难

      根据NASA的定义,城市空中交通指的是城市内适用于载人飞行器和无人飞行器系统的安全高效交通运作方式。与传统航空客运业不同,城市空中交通行业主要聚焦在中短途低空出行,提倡的是“门对门”的快捷出行方式。eVTOL飞行器由于灵活机动、起降方便、噪音较小等特点,非常适合进行点对点低空飞行,为城市空中交通蓝图的实现创造了条件,也因此成为UAM生态中重要的一环。

      UAM打破传统路面交通的局限,向三维的天空进行拓展,不仅能有效解决目前城市日益严峻的交通拥堵问题,还能极大地提升出行的效率和便捷程度,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根据摩根士丹利最近的行业研究报告预测,到2050年全球城市空中交通市场价值将达9万亿美元。

      在行业前景诱惑下,众多企业纷纷投身城市空中交通的赛道,其中既有像波音、空客这样的航空业巨头,也有像丰田、现代、通用这样的著名车企,还有亿航、Joby、Volocopter等一批创新科技公司。

      然而,研制“空中的士”绝非易事,从模型到验证机再到原型机,每个环节的投入都非同小可,而且稍有差池就会让项目停滞。波音旗下的极光(Aurora)的PAV飞行器曾在第五次试飞时发生坠毁事故,之后就一蹶不振,尽管曾背靠波音这颗大树,但该项目还是走向了解散的结局。获得过腾讯投资的Lilium的五座原型机也在去年维护时出现起火事故,由此暂停了飞行测试,直至近期才逐渐恢复测试。

      即便是近期上市的Joby,亦或是备受关注的Volocopter,目前仍需专业飞行员配合进行测试,还未过渡到自动驾驶。无专业飞行员参与的载人自动驾驶飞行器试飞,目前全球只有亿航智能。

      任何一家在行业内较为知名的公司,都需一步一个脚印积累经验。以行业先行者亿航智能为例,这家公司在2016年发布了全球首款载人级自动驾驶飞行器,经过不断的测试,2018年初升级迭代推出可量产交付的双座飞行器EH216,2020年底申请型号审定并于2021年获得民航局受理,正式开始型号审定工作。

      也就是说,即使已经顺利发布原型机进入试飞阶段,等待各家公司的还有量产生产、适航认证等关卡,每一重关卡背后都是对企业的技术能力、资金积累和经验耐心的考验。

通过SPAC扎堆上市,价值投资还是资本泡沫?

      2019年底亿航智能打响城市空中交通(UAM)企业上市的第一枪、将UAM的概念带到资本市场。仅仅过去一年多的时间,这一赛道就将在资本市场迎来一次风口。

      城市空中交通行业需要有大量的资金作为初期的投入,而资本市场在受到疫情冲击、美元放水等影响后需要一个稳妥而有前景的投资标的,两者一拍即合,催生了2021年“空中的士”上市潮的出现。

      借着美股SPAC上市热,不管是Joby、Archer还是Lilium,这些eVTOL初创公司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与SPAC壳合并的方式上市。

      SPAC是专为收购上市而设立的壳公司 (Special Purpose Acquisition Company),SPAC公司没有实际的销售业务,却拥有大量现金,专门用来做兼并和收购交易。相较于传统上市各种繁琐的流程,采用SPAC上市所需的时间更短,对财务指标的要求更低,非常适合具有发展前景的初创企业。

      eVTOL企业选择此方式扎堆上市也引发了部分人的担忧,价值投资还是资本泡沫的争论在投资者圈里争论不休。正如前文所说,一台飞行器从推出到试飞再到量产并非易事,而现如今除了亿航智能、Volocopter等少数几家头部企业进行过载人飞行试验之外,大部分公司还是停留在模型机阶段,更不要说之后的监管认证、商业化运营等考验。

      Joby上市后的最终估值为45亿美元,虽较今年2月份的66亿美元有较大下调,但过程总算顺利。

      而刚上市的明星企业Archer则遇上了麻烦,它被控诉窃取了另一家公司Wisk的eVTOL设计、飞行数据等商业机密。虽然宣布上市时Archer的飞行器还停留在模型图阶段,但这不妨碍它手握大笔融资和美联航的大笔订单。它之前引以为傲的优势——从各个竞争对手处挖掘来的专业团队,现在变成它被控诉的导火索。目前关于这起商业窃密的案件双方还各执一词,但在上市之前Archer的估值已经从年初的27亿美元下调至17亿美元,

      Astro Aerospace公司也遭遇了行业媒体的质疑。根据eVTOL.com的报道,这家公司以第三方的角度进行夸大其词的宣传,推广费用远远超过研发经费,而且对于其所声称的试飞活动迟迟没有公开照片或视频。

      不过,分析人士指出,此次eVTOL的初创公司上市的集中爆发出现,只是顺应行业发展趋势以及世界经济发展形势。或许现阶段的扎堆上市部分公司存在“泡沫”,但激烈的行业竞争迟早会慢慢将“泡沫”挤出,留下真正颠覆人类出行方式的公司。

      从公开资料来看,还是有许多企业正在把城市空中交通的蓝图变为现实,推动自家飞行器生产、试飞、认证、运营,创业市场从来就不缺“做时间的朋友”这类故事。

UAM风口正在到来,谁家“空中的士”能率先起飞?

      随着资本市场关注度的提高,“城市空中交通”运营也被提上日程,众多eVTOL公司都在摩拳擦掌:Volocopter、Joby Aviation和Archer都计划将在2024年开始运营,Lilium计划在2025年实现运营。在亿航智能2020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电话会议上,亿航管理层表示将按既定的城市空中交通平台运营商的战略定位,逐步实现由“制造商向运营商”的升级。

      目前进展最快的亿航216飞行器已经在美国、加拿大、荷兰、奥地利、日本、韩国等全球10个国家进行过飞行演示,飞行经验超过一万次。近期,亿航还在爱沙尼亚完成了欧盟GOF 2.0城市融合空域研究项目在机场接驳和包裹配送应用场景下的超视距(BVLOS)试飞,证明了凭借空中交通管理(ATM)和U-space服务可以将无人驾驶飞行器和空中的士整合到有人驾驶航空运行中。Volocopter也在新加坡、迪拜、芬兰等进行过飞行演示,飞行经验超过一千次,甚至刚刚上市的Joby也号称有超过一千次的试飞。

      对于eVTOL的商业化运营,很多分析都指出其在空中管理、基础设施以及监管认证等方面存在挑战与阻碍。对于头部企业来说,谁能率先突破阻碍,谁就能把握市场先机。

      在空中管理方面,亿航本身有一套指挥调度系统,可以远程联网一对多管理飞行器,在广州、韶关、连云港、贺州都建有指挥调度中心。

      其它企业则多选择和UTM公司合作;在基础设施方面,Volocopter与Skyports合作在新加坡建立站点;Joby 与 REEF Technology 合作开发空中出行共享基础设施;亿航也在贺州建设航站楼E-port。

      监管认证也并非是无法跨越的门槛,亿航、Joby、Volocopter都已经进入型号审定阶段。很多国家和地方政府都通过出台一个又一个利好而支持着UAM试验的推行:美国国会两院已经通过的法案推动联邦政府组成一个跨部门工作组,研究未来空中交通;日本政府于2018年成立了“面向空中移动革命的官民协议会”并制定《空中交通革命的发展蓝图》,计划到2023年开始使用“飞行汽车”进行货物和人员的空中运输业务;去年韩国政府发布了城市空中交通发展规划(K-UAM Roadmap),预计2023年至2025年启动城市空中交通商业化运营服务。

      中国也有很多关于UAM的利好消息。去年年底,国务院办公厅就有提出将发展城市空中交通纳入国家战略的建议,提出要推动相关行业标准和监管政策的制定。中国民航局一直倡导“先试先行”,鼓励企业先飞起来,并在2019年批准亿航成为国内首个“适航审定”试点单位。

      除此外,商业化应用场景的选择与设计,也将会是头部UAM企业抢占市场的影响因素之一。包括Lilium、Volocopter和刚刚上市的Joby在内的一众企业,大多专注于载人或物流空中交通,应用场景较为单一。亿航则选择在空中交通和智慧城市两条赛道上齐头并进,近期频频发布其旗舰机型216消防版的相关演练动态,从应急消防角度切入到智慧城市的建设领域,长远来看拥有更大的延展性和可塑性。

      毫无疑问,“空中的士”代表着未来交通的方向,并将很快进入到我们的生活。UAM行业的风口正在到来,无论是现在处于领先地位的亿航智能,还是资本市场新宠Lilium、Joby Aviation和Archer,如何征服市场才更能显露出各家本事,我们不妨拭目以待,看看未来会有哪几家公司笑到最后。

分享到:
相关阅读
© 2005 - 现在 飞行汽车 苏ICP备2022006245号

仲航航空集团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jubao@flycar.com.cn

© 2005 - 现在 飞行汽车 苏ICP备2022006245号

仲航航空集团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jubao@flycar.com.cn
未经原创作者飞行汽车网允许,不得转载本文内容,禁止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