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汽车市场的困境

2021-02-24 15:43

    迪拜作为一个遍地土豪的国家,其对于飞行汽车的支持走在的全球前列,不论是与中国亿航的合作还是此后其他企业的加入,其大量分布的停机坪和充裕的资金都足够支撑飞行出租车业务的布局。

迪拜

    根据此前的研究表明,到2024年,迪拜飞行车租车将突破43万辆,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46%。到了2030年飞行出租车将占到迪拜全部交通工具的四分之一。

日本政府的推动

    2018年8月,日本政府联合两个政府机构,几所大学和22家私营公司和机构,成立了未来空中机动性合作组织。组织成员包括NEC公司、日本航空(Japan Airlines)、斯巴鲁汽车(Subaru)、日本优步(Uber Japan)和波音日本(Boeing Japan)等公司。
    随后,该合作组织发布了一份蓝图,蓝图对飞行汽车的技术发展概要和空中飞行所需的法规进行了描述,按照蓝图,日本的飞行汽车商业化会在2023年开启。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入局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2018年11月,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也参与了飞行汽车的竞争,他们资助了一项无人驾驶飞行汽车的行业竞赛,希望通过这种展示方式,吸引更多人参与其中,同时树立公众对飞行汽车的信心。该无人驾驶飞行汽车竞赛需要参与者演示一架能够搭载至少一名成年乘客的无人驾驶飞行汽车,安全的在极具挑战性的模拟城市中通过。
中国-加快低空域开放
    国内对于空中飞行汽车的支持主要展现在空域开放上面,此前,民航总局发布的相关规定,加快推动低空空域开放进程,研究提出国家各类空域管理主体、责权利关系和管理程序,重点推动实现真高3000米以下监视空域和报告空域无缝衔接,并根据通用航空实际需求及空域境,适当调整空域高度,划设低空目视飞行航线,方便通用航空器快捷机动飞行。推动空管委统筹各类用户空域使用需求,合理确定低空空域范围,科学配置低空空域资源,同时,还促进出台《低空空域使用管理规定》等管理法规。
关于飞行汽车落地的争议
    其实就像是当年新能源汽车面临众多争议一样,飞行汽车的争议也不少。著名的新能源汽车品牌特斯拉创始人伊隆·马斯克表示:未来你将不得不面对大量的直升飞机在你的屋顶嗡嗡嗡的飞来飞去,它巨大的噪音和飞行时带来的强大气流将让你不胜其扰。

飞行汽车落地

    确实,按照我们对于直升飞机的认知中:噪音过大、运营昂贵、污染排放、安全性各种问题,都是限制它普及的重要原因。对此,热衷于共享飞行汽车投资的Uber回应道:随着电池技术的突飞猛进,我们将以更安全的方式运行电动飞机并增大其推动力,这些电动飞机可以载人甚至运送重物。Uber称,由于采用电池驱动,飞机的噪音也将大大降低,只有卡车从门前经过噪音的一半。
    同时,自动驾驶飞行汽车的生态还将涉及传感器、电池、飞行汽车部件和软件系统,以及监控交通、提供网络安全等部门的难题。
1.电池技术问题
    对于飞行汽车落地面临的第一个门槛:电池。虽然伴随着新能源汽车的迅速发展,电池技术在不断的革新,但是我们还是面临着电池蓄能不足的问题。电池的比能量(单位质量的电池提供的能量大小,最终影响飞机的总重)不足以支持远程通勤。
    电池的充电率(电池能够基本恢复到满电状态的速率)也过于缓慢,导致共享飞行汽车的工作闲置时间较长,难以支持高频率的拼机运营,增加了运营成本。
    再有一个就是电池的循环寿命(在电池容量小于原始容量80%之前可维持的充电/放电循环数量,可影响电池的更换频率)电池的单位千瓦时成本(决定了电池总成本)也对电动飞机的经济可行性至关重要。
2.配套基础设施
    配套建设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起飞经落地需求,一个是空中交通管理与调度。

 

飞行汽车停机坪

    关于起飞降落,得益于现有的垂直起降,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机坪进行管理,另一方面可以规划现有的高层建筑,利用楼房顶部的天台进行管理。这一步还需要国家进一步的政策开放。
    至于空中交通管理与调度,据悉,韩国政府将首先开发并建立一套无人机交通控制系统,这一系统将充当空中无人机的交通信号灯对空中交通进行管理。根据《2030未来汽车产业发展战略》,韩国飞行出租车和飞行救护车将在2030年前后投入使用。
3.业务界定
    飞行汽车按照现有产品来看,它拥有两种模式,汽车模式和空中的飞行模式,那么问题来了,空中飞行汽车是飞机还是汽车,按照飞机章程办事还是汽车的章程办事?这个需要此后政府与相关企业一同推进。
4.安全性要求
    足够高的安全性是飞行汽车推广的重要条件,也是技术上一个较为严峻的挑战。此前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对于直升飞机制定的安全标准是:每1亿乘客英里事故死亡人数低于1.2人。现有的飞行汽车制造和运营企业将安全目标提高为直升飞机的4倍,也就是“低于0.3个死亡人数每1亿乘客里程”。
    现有数据从多角度证明了,大部分的航空航天事故发生原因在于:驾驶员错误操作、恶劣天气影响和空中管制反馈延迟。未来,飞行汽车逐渐实现全自动将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这类事故。
总结
     时代在更替,之前我们还在为3G喝彩,现在5G逐渐布局,6G也将取得突破。网购、直播、自动驾驶都打破了我们对于生活的想象,现在别说是飞行汽车,飞行摩托、喷气背包,飞行滑板这些研究的的面世让我们的出行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虽然此前篮球传奇人物科比·布莱恩特(Kobe Bryant)在直升机坠毁中丧生等事件,让直升机安全性再次陷入焦灼之中,但是相信对着技术不断进步,飞行汽车的未来能够在批量推行前验证其安全属性。

分享到:
相关阅读
© 2005 - 现在 飞行汽车 苏ICP备2022006245号

苏州仲航航空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jubao@flycar.com.cn

© 2005 - 现在 飞行汽车 苏ICP备2022006245号

苏州仲航航空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jubao@flycar.com.cn
未经原创作者飞行汽车网允许,不得转载本文内容,禁止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