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体系的发展速度远远落后于持续增长的出行需求,为无须依赖路面的新型交通工具飞行汽车的出现埋下了伏笔。另外根据国际投行摩根士丹利预测,飞行汽车行业在2040年可发展至1.5万亿美元市场。宏观趋势之下,飞行汽车自然而然就成为了各个企业竞争激烈的风口。
今年的上海车展,虽然被特斯拉维权事件分走了不少流量,但本身依旧热度不减。
除了车展上各个品牌发布的纯电动汽车,这次上海车展上的飞行汽车也是一大看点。如果你对汽车发展前景的认知还局限于自动驾驶,就可能已经落后了。当下,身处飞行汽车这片市场蓝海,多家品牌已经有所动作。
此次车展上,小鹏汽车发布了第五代飞行器——旅航者X2,吉利亮相了来自Volocopter的飞行器——纯电动飞车产品Volo2X。
自动驾驶概念及优势
飞行汽车并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翻开历史的画卷追溯到1917年,飞行汽车之父格·寇蒂斯就首次向人们展示了这种新型交通工具,但当时这个飞行汽车Autoplane只实现了一些短距离的飞行式跳跃,并未真正飞上天空。2009年3月初,飞行汽车在美国真正实现首飞,且其降落后只按一个按钮就可以折叠机翼,驶上高速公路。
2010 年 7 月 6 日,美国 Terrafugia 公司制造的陆空两用变形车,被美国航空主管部门允许投入商业性生产。
飞行汽车之所以历史如此悠久,自然有其原因。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人口再生产摆脱了过往高出生、高死亡和几近于停滞的增长状态,进入了人口不断增长的时期,出行的需求也随之持续增长。交通运输体系的发展速度远远落后于持续增长的出行需求,这就为无须依赖路面的新型交通工具飞行汽车的出现埋下了伏笔。
近些年飞行汽车的发展越来越快,吉利已取得飞车证,通用放出消息将出品飞行版凯迪拉克,俄罗斯的滚翼式飞行汽车“Cyclo-car”计划于2022年升空,而小鹏汽车则是扬言在2021年底造出飞行汽车。
撇开技术的日益发展和出行效率提高的需求不谈,在专业机构的预测里,能在未来的市场上坐拥大好“江山”的飞行汽车,被如此看好自然有其独到的优势。
理论上来说,作为一种立体式交通工具,飞行汽车的使用节省了修建基础设施的大笔财政,节约了陆地面积的同时缓解了交通压力。毕竟,自改革开放40年以来,超过5亿人口从农村迁入城市,城市人口密度激增,交通拥堵问题愈发严重。
据百度百科资料显示,中国每平方公里平均人口密度为148人,约是世界人口密度的3.3倍,且中国人口分布很不均衡:东部沿海地区人口密集,每平方公里超过400人。
许多人愿意搭载飞行汽车也是飞行汽车发展的助力。美国密歇根大学交通研究所的研究员Michael Sivak与Brandon Schoettle曾对全美508名受访者进行调查。结果显示,44%的受访者对体验全自动飞行汽车极感兴趣,41%的人表示希望拥有一辆自己的飞行汽车。
就飞行汽车自身来说,其陆空两用的双重驾驶功能为驾驶者带来了极大的便捷性。相较于陆地车辆,飞行汽车可以在天上地面自由切换,有助于解决交通拥堵等问题。
飞行汽车的机动灵活、适应性强也是其自身的一大显著特征。飞行汽车能够在陆地行驶模式和空中飞行模式之间进行自由转换,遇到没有铺设路面的情况或交通拥堵的情况,可以很方便地切换成飞行模式,视察楼盘、煤矿、全景俯瞰景区等许多事情将变得省时省力。而且飞行汽车能够在狭小空间内来回穿梭,为其在军事、警用及抢险救灾、森林防火等领域方面的广泛应用打下了基础。
飞行汽车能够在非常狭小空间来回穿梭,机动灵活是其显著特点,也必将军事、警用及抢险救灾等领域上得以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