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航空安全局提示 噪音影响大众对飞行汽车接受程度

2021-05-21 11:11

     以飞行汽车为代表的城市空中交通被认为是未来交通的发展方向,但这一模式会产生负外部性,因此居民的接受程度至关重要。5月19日,欧洲航空安全局(EASA)与麦肯锡联合发布的《欧洲城市空中交通社会接受度研究》。这份报告提出,当考虑到城市空中交通带来的潜在后果时,被访者都想尽量降低其在安全、噪音方面所受到的影响。

飞行汽车

     该报告统计并分析了学术机构、企业等近年来发行的空中交通相关出版物。在空中交通社会接受度影响因素中,18%的出版物提到了噪音问题,占比最高,其次是安全性,占比17%。
     随着飞行汽车在车展上亮相,让很多人不禁高呼:“告别拥堵,我要飞得更高!”但是实际上,与堵在高速路上的噩梦说再见的动人时刻,未必很快到来。
     飞行汽车的发展目前还处于从研究探索走向商业化应用的早期阶段。言外之意,以飞行汽车为载体的城市空中交通,将颠覆人们传统的出行方式。但要实现这一美好愿景,还面临着许多瓶颈和障碍。
     第一是规则问题。其中涉及城市空域管理,包括“航线”的制定、行驶的规则、事故责任的划分、空中执法手段等。目前为止全球没有任何针对飞行汽车认证和空中交通管理的清晰、统一的标准及规章体系。
     第二是市场问题。例如,飞行汽车采用电动化分布式推进,实际运行噪声远比直升机小,但城市空中交通的运行频次较现有直升机城市运行要密集很多,对城市人类生活到底会产生多大影响,公众能否接受都尚未可知。此外,城市空中交通的基础设施、运营模式、经济成本,以及用户体验等也都未见雏形。
     第三是技术问题。“飞行汽车性能主要涉及车体结构、飞控驾驶和动力推进三大技术领域。由于动力推进技术有其自身特有的专业技术门槛和难度,所以有关飞行汽车性能的技术研究,无论是让汽车飞起来的早期探索,还是现在面向城市空中交通的研发实践,都主要集中在车体结构和飞控驾驶这两大技术领域,而对于动力推进,更多的是对已有的技术和产品进行选型、系统集成和应用,专门针对飞行汽车动力推进的研究相对较少。动力推进的瓶颈会导致飞行汽车的有效载荷低、航程短,是当前飞行汽车性能研发面临的最主要问题和挑战。”

分享到:
相关阅读
© 2005 - 现在 飞行汽车 苏ICP备2022006245号

苏州仲航航空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jubao@flycar.com.cn

© 2005 - 现在 飞行汽车 苏ICP备2022006245号

苏州仲航航空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jubao@flycar.com.cn
未经原创作者飞行汽车网允许,不得转载本文内容,禁止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