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发布六代飞行汽车上演又一场资本好戏

2021-10-28 10:05

      造车新势力,总是不甘寂寞,时不时放出点令人震惊的消息。

      比如,小鹏前几天在自家“1024科技日”表示:推出第六代陆空一体式飞行汽车,计划2024年实现量产,售价还将控制在100万元以内。好家伙,不知有人心动吗?

bcf057948cbe8db40253e858e1a8752f.jpeg

      有一说一,虽然小鹏此前已推出5款飞行器,有一定经验,但3年后就量产是否太自信了些,毕竟地上跑的都才量产不久。

      不过,无论量产实现与否,从其拿到5亿美元融资来看,资本喜欢这个故事,就够了。

小鹏飞行车,并非PPT?

      本次“1024小鹏汽车科技日”上,最吸睛的莫过于——第六代飞行汽车。

      这款车采用创新设计的机臂、桨叶折叠及锁止结构,可实现陆行、飞行两种不同场景自动切换。

      不少人肯定要说:又“PPT造车”了。其实,这次还真不算。

      由何小鹏本人和小鹏汽车共同投资的小鹏汇天成立已有8年,此前的第五代飞行器X2已经历了15000次累计试飞。

      要知道,一般商用飞机的试飞架次才上千次,这大概是小鹏敢立flag的底气。

3c02d62c07103264a89c1f883f2c6014.jpeg

      事实上,飞行汽车并非什么新鲜概念。除小鹏外,通用汽车、FCA和吉利汽车等都展示过自己的飞行汽车梦。

      拿通用汽车来说,飞行汽车亮相CES 2021后,股价应声大涨,市值创下10年新高。

      近几年,比起竞争激烈的智能电动车,飞行汽车还是一片蓝海,资本一向青睐这样的脚本。前不久,小鹏汇天也拿下5亿美元融资,创亚洲低空载人飞行器领域的最大单笔融资纪录。

      不过,虽然资本市场爱听故事,但何小鹏的“2024年实现量产”还存在极大争议。

      早在小鹏汇天亮相前,亿航曾在CES 2016推出多旋翼载人无人机——亿航184。同时,旋翼可折叠模式,也已被大疆DJI在Mavic御系列上演化到了极致。

      到这里问题就来了——明明飞行汽车已问世多年,依旧存在于“PPT”之中?答案非常明显,载人飞行器的核心问题压根儿就不在技术层面。

a09fe5f70a4f600b886e677f015a5d20.jpeg

飞行梦想落地,还早

      飞行汽车,确实能解决交通堵塞的问题,但空中并不能像陆地上一样,设立红绿灯以及相关警示标志标线。

      因此,汽车若想上天,相关法规的制定才是关键。比如运动员要上场比赛,裁判好歹得知道怎么判吧。

      此前,何小鹏曾表示:2021年底就可以坐上飞行汽车,未来几年中国的超低空领域都开放给民用。

      要知道,中国的空域管制号称全世界最严格,对无人机各种禁飞就是证明。

      《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征求意见稿)》2018年1月就开始公开征求意见,至今尚未出台。可见,监管要跟上步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再退一步讲,即使飞行汽车能上路了。

      从目前的原理来看,只要技术还依赖于空气,无论固定翼还是旋翼,升力都会依赖于机翼相对于空气的流动,要让气体升力足以支撑起一两吨的汽车,必然会造成大范围气体扰流。

      大家可以脑补直升机下面的风多大,噪音有多大。

      另外,从发布会的PPT可见,小鹏这款飞行汽车进入起飞状态时宽度将达到12.2米,而普通道路的宽度才3米多。

      光是这两点,便注定在新飞行原理出现前,飞行汽车不太可能大规模进入社区。

05cf230cba35547c47d67c9ac683bcd4.png

      目前,电动车本身都有诸多问题需要解决,作为更高级别的飞行汽车,意味着技术含量更高,所涉及领域更多,需要更长时间来验证安全性。

      当然,无论是企业家追逐飞天梦,还是资本追逐丰厚利益,勇于探索新事物永远没错。只是,想要真正运用到生活,短时间内应该不太可能。

分享到:
相关阅读
© 2005 - 现在 飞行汽车 苏ICP备2022006245号

苏州仲航航空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jubao@flycar.com.cn

© 2005 - 现在 飞行汽车 苏ICP备2022006245号

苏州仲航航空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jubao@flycar.com.cn
未经原创作者飞行汽车网允许,不得转载本文内容,禁止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