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汽车被发明出来之后,人们总是希望有一天能把车开到天上去。近日,吉利集团旗下飞行汽车公司Terrafugia宣布,首辆飞行汽车将于明年投产。其实,除吉利之外,奥迪、保时捷、丰田等巨头们也开始纷纷在飞行汽车上布局。一些航天航空巨头和大批科技公司也为这一市场吸引。不过,业内人士则认为,目前飞行汽车的发展面临着技术和法律法规等多项难题,要普及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但巨头纷纷入局必然会带来资本倾斜,未来市场前景仍可期。
车企巨头纷纷布局
近期,一则吉利飞行汽车明年投产的消息引发不少人的兴趣,据报道,吉利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刘金良透露:吉利集团已全资收购美国飞行汽车公司Terrafugia,正在研发无人驾驶技术和飞行汽车技术,2019年吉利生产的第一台飞行汽车将销往美国。据悉,其飞行汽车预计将于今年10月开始第一代产品Transition的预定工作,其预售价约为19万美元,明年正式投产问世。这意味着,飞行汽车离日常生活又近了一步。
有资料显示,Transition有折叠机翼,重约1300磅,采用固定起落架,巡航速度为160公里/小时,续航里程为640公里。当它转换为汽车模式时,将采用电力驱动,用以节省燃油。
“交通拥堵已成为一个世界性难题,创造新的出行方式和交通体系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必要途径。”有业内人士如此表示。
实际上, 早在1917年,飞行汽车之父格·寇蒂斯就第一次向人们展示了“飞行汽车”,他发明了一款装有三只12.2米机翼的铝制Autoplane汽车。然而,Autoplane从未真正飞上天空,仅仅实现了短距离飞行式跳跃。
航空巨头科技公司也来了
记者注意到,除了吉利,汽车制造商奥迪在3月的日内瓦车展上,也联合欧洲航空巨头空中客车提出Pop.Up Next的飞行汽车概念。而丰田也一直在开展面向飞行汽车的技术研究。去年5月,丰田汽车及其集团公司就曾表态同意在未来三年内向科技公司Cartivator投资4250万日元(约38.5万美元)作为研发费用,支持飞行汽车项目。
此外,英国汽车制造商阿斯顿·马丁、劳斯莱斯以及德国汽车制造商戴姆勒、保时捷等著名车企,也相继发布或透露了其研发飞行汽车的概念版本与计划,开始正式涉足这一领域。
当然,同样被这一市场吸引的还有部分航天航空巨头和大批科技公司。据报道,飞机制造商波音也宣布,将新成立一个新部门“Boeing NeXt”,致力于研发无人飞行汽车;荷兰PAL-V的首款量产飞行汽车Liberty将于2019年首批交付。
一出好戏引发水陆两栖车热
除了飞行汽车之外,近期,随着电影一出好戏的热映,片中一行人公司团建乘坐的水陆两栖公共汽车也引发了大众的好奇心。在夏季经常遭遇暴雨袭击的南方,相信不少人都希望拥有一辆水陆两栖车。那么,现在市场上到底有没有可以私用的水陆两栖车?
据了解,美国公司(国际超酷两栖车制造公司)于2006年推出水陆两栖敞篷跑车Hydra Spyder。在陆地上,这台两栖车就是一台拉风抢眼的敞篷跑车,最高时速可达210公里。而面对大海的时候,可以开启水上航行模式。其基础售价为15.5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07万元。
此外,美国WaterCar公司也于2009年生产了水陆两用车Python,它在水上可以轻轻松松地将时速攀升至100公里。售价2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37万元。
不过,由于价格昂贵,现在购买这类两栖车的消费者,其实和老爷车爱好者态度相近,更多是为体验和乐趣,而不是作为家用或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