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亿美元市场引发资本热度 “飞行汽车”距离规模化还要20年?

2020-10-29 08:45

科幻电影中经常出现的“飞车”,正逐步走向现实。
这一年,在北京车展上,小鹏汽车以概念飞机T1号旅行车吸引了众多眼球。T1,这个自称是“超低空飞行汽车”的旅行车,由8轴螺旋桨和一个用来提供能量的电池组组成,它们被设计在飞机顶部。据悉,这款“飞车”飞行高度为5~25米,售价与一辆豪华轿车的价格相当。
值得注意的是,“飞车”并不新鲜,它的整体构思和相关研究已经有百年历史了。公共信息显示,早在1917年,美国人Gercurtis就首次展示了“飞行汽车”这一新型交通工具,但是由于生产技术等因素,这是第一款仅实现短距离滑跃的“飞行汽车”,并没有真正完成飞行。

美国飞行汽车

在当前生产技术不断升级的今天,“飞行汽车”早已摆脱了制造技术的束缚。但在人工智能和自动驾驶技术的推动下,“飞车”更是从最初的试验性产品,发展成为资本市场关注的热点。根据美国垂直起降协会的数据,目前世界范围内的“飞行汽车”项目已经超过200个,参与者包括诸如大众、丰田等知名车企,还有谷歌、腾讯、英特尔等科技巨头。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飞车”虽以“颠覆传统交通方式”为使命,但受相关政策、驾驶规范和法律法规的约束,其推广仍将面临诸多困难。中信证券的研究认为,目前全球的“飞行汽车”领域仍处于探索阶段,要实现规模发展至少还需要20年的时间。
千亿美元市场待开发

资本市场的持续关注,使“飞车”成为了出行领域的新风口。根据PitchBook投资者的数据,企业和私人投资者已经在至少100家航空领域的新公司中投资了至少23亿美元,包括无人驾驶飞机业务和电动空中出租车。
随着资本的疯狂涌入,世界各地已经有许多“飞行车”完成了试飞甚至开始预售。根据记者不完全统计,在近20种正式上市的“飞行车”中,有12种已经完成了试飞,7种正在尝试交付给用户。
在这些项目中,Cartivator团队得到了丰田汽车的资金支持,并且他们的第一款飞行汽车SkyDrive已经在近期完成了其首飞。另外,在今年初,美国空中出租车初创公司JobyAviation宣布完成C轮融资,丰田汽车以领投方身份向该轮融资注入3.94亿美元,并获得参与部分研究项目的授权。
此外,包括大众、现代、戴姆勒、保时捷、劳斯莱斯在内的全球知名车企,也相继将目光投向“飞行汽车”领域,并展开布局,其目标则是打造“飞行汽车”产业背后的巨大商业价值。MorganStanley的研究报告预计,到2030年,“飞行汽车”产业的市场规模将达到3000亿美元;到2040年,这个数字可能会达到1.5万亿美元。
另一方面,以Uber为代表的旅行公司,也把“飞行车”作为他们未来的业务方向。在公开场合,Uber公司将在今年开展“空中出租车”的相关测试,并于2023年正式投入使用。并且由现代汽车为Uber开发的第一款“空中出租车”S-A1已经公开亮相。据介绍,S-A1采用了垂直起降方式,可搭载4名乘客,设计飞行里程可达60英里,时速180英里。
"我们正在看到一个全新时代的曙光,它将开启我们城市的新篇章"城市航空运输部门现代城市主管JaiwonShin表示,现代计划在10年内规划出一系列完整的航空运输系统,以期在新型汽车领域实现“转弯超车”。
落地仍待时日

相对于“飞车”行业“全面铺开”,目前各地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还是一片空白,这或将成为其商业化的最大障碍,“飞车”也因此遭遇“起降容易,落地难”的尴尬。
根据我国《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起飞最大重量超过150千克的无人机被划分为大型无人机类别,而其飞行地点、航线和空域等则由相关部门管理。这就是说,“飞行车”实际上已经不属于“汽车”的范畴,现有的地面交通系统也不适用于它。
"城市空域管理,包括航路规划、航行规则、事故责任划分、航空执法手段等,迄今为止,世界上还没有任何明确、统一的空域管理标准和规章体系,对飞车认证和航空交通管理也是如此。清华车管学院教授、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张扬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空中出租车”概念的落地开发,作为当前“飞行汽车”最具“钱途”的商业模式,同样面临许多难题,除政策限制外,其实际市场需求和载人安全等问题还有待进一步验证。
据悉,民营飞行器申请适航许可证,必须按照“空载——载人”顺序推进。载人阶段需要取得适航证书才能获得运营许可,随后的商业化阶段需要取得运营许可。但是对于现阶段的“飞行汽车”产品来说,是否能在满足国内适航法规的情况下获得适航证书,还不得而知。
因此,即使在“飞行汽车”成为各公司争相争夺的新风口之时,很多人仍然对它的发展持不同态度,其中就包括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我对飞车的事没有把握。假如天上全是飞车,所造成的影响远比我们看到的要大。这将影响到地平线,甚至使噪音更大,也许有一天某辆车突然从头顶摔下来,这不是件好事。”Massk说。

(图/文编译:飞行汽车 http://www.flycar.com.cn/)

本文地址:千亿美元市场引发资本热度 “飞行汽车”距离规模化还要20年?

声明:未经原创作者飞行汽车网允许不得转载本文内容,否则将视为侵权,本站依法保留追究权!

分享到:
相关阅读
© 2005 - 现在 飞行汽车 苏ICP备2022006245号

苏州仲航航空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jubao@flycar.com.cn

© 2005 - 现在 飞行汽车 苏ICP备2022006245号

苏州仲航航空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jubao@flycar.com.cn
未经原创作者飞行汽车网允许,不得转载本文内容,禁止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