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5日,在一年一度的央视元宵晚会上,主持人在夜空中乘坐飞行汽车赏元宵花灯的镜头引起了公众对飞行汽车的又一次关注。据悉,亮相央视元宵晚会的飞行汽车是小鹏汇天第四代飞行产品旅航者X1。
“小鹏汇天实际上从2013年就开始了载人飞行的探索,也就是说我们已经在飞行领域深耕超过8年。”小鹏汇天方面对飞行汽车网表示:“我们规划的飞行汽车是一款既能飞又能跑的产品,真正实现汽车与航空的耦合。”
而在小鹏汇天之外,还有多家中国企业也已经进入了飞行汽车领域。而民航部门在政策上的“松绑”,也为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打开了空间。
适航认证松绑,亿航率先“起飞”
和外界飞行汽车的通俗叫法不同,业内将其视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lectric Vertical Takeoff and Landing,以下简称eVTOL)。因此,飞行汽车实际上并不是汽车,而是一种航空器。
在正式的商业化运营之前,eVTOL需要通过民航部门的严格审查,以确保其在飞行过程中的安全性,即航空业内部所称的——适航认证。所以,中国民航局多年来一直持审慎态度。
但在2021年12月,中国民航局突然“破冰”,发布《关于就亿航EH216-S型无人机驾驶航空器系统型号合格审定项目专用条件征求意见的通知》,要求民航各地区管理局、民航大学、民航干院、航科院、民航二所、适航审定中心等机构在12月20日前根据《EH216-S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专用条件征求意见稿》提出反馈意见。
该意见稿的发布也意味着全球首个全自动驾驶载人飞行器的适航审定,将诞生于中国。民航部门为何对亿航(NASDAQ:EH)打开绿灯?外界普遍认为,从官方表述来看,这和外部压力不无关系。
2016年,美国Uber公司率先发布《城市空中交通白皮书》,提出eVTOL和城市空中交通(Urban Air Mobility,简称:UAM)。
2018年,摩根士丹利在其空中交通行业研报中指出,到2040年,空中交通的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5万亿美元。
2020年6月和7月,韩国和日本政府先后发布了本国的空中交通行业发展规划。
有鉴于此,在2020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督查室在通报中明确表示:“美、日、韩等国已将未来发展空间巨大的城市空中交通产业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但我国相关战略研究滞后,政策法规和行业标准尚处于空白状态,企业面临适飞审批难、飞行许可难、市场投放难等问题。建议将发展城市空中交通纳入国家战略,出台有关政策文件,制定相关标准,推动产业健康发展。”
2022年,民航局中南管理局适航审定处调研员陶娟更是在一场论坛上表示:“国际上这一领域(指空中交通)发展非常快,我们也不希望政府的效率影响了行业发展。”
除了正在申请适航认证的亿航之外,小鹏汇天相关负责人对飞行汽车网表示,公司也在积极申请民航局的适航认证:“目前,我们也正在和民航局、工信部等相关部门进行探讨,根据每一次产品迭代的最终构型和应用场景去推进适航,飞行汽车量产前会获取双头主管部门的批准。”
此外,吉利科技旗下的低空出行业务企业沃飞长空,已经于2021年1月获得美国联邦航空局适航认证。对于是否在争取中国民航局的适航认证,沃飞长空对飞行汽车网表示:“国内eVTOL相关的适航认证标准仍处于制定当中,民航局和有关部门在海南、四川等地尝试做了一些试点。但对企业来说,从产品制造到允许运营,仍需要一定时间。”
资本市场青睐有加,商业模式尚待落地
虽然申请乃至获得适航认证的企业并不多,但是资本早已涌入了飞行汽车行业。
2019年,亿航(NASDAQ:EH)率先在纳斯达克上市,成为全球首家上市的UAM公司。
2021年,美国飞行汽车企业Archer和Joby,德国飞行汽车企业Lilium以及英国飞行汽车企业Vertical先后完成上市。
小鹏汇天则在2021年10月完成5亿美元A轮融资,这也是目前飞行汽车行业内的最大单笔融资。除此之外,峰飞航空、时的科技、沃兰特航空和玮航科技也先后斩获融资。
但在资本快速涌入的同时,飞行汽车将以何种商业模式实现盈利却成为了另一道难题。以亿航为例,2021年4月,亿航宣布要从单一的设备制造商模式转向“制造商+运营商”双驱动的模式:不仅要做“空中特斯拉”,也要做“空中Uber”。
但是从2021年三季报来看,亿航的探索难言成功。财报数据显示,2021年三季度,亿航营收为4810万元人民币,同比下滑61%;净利润亏损超2亿元,同比下滑高达443%。亿航方面坦诚,战略转型是导致公司产品销售和营收大幅下滑的主要原因。
对于亿航所采用的“制造商+运营商”模式,小鹏汇天相关负责人对飞行汽车网表示:“我们不排斥这种商业模式,但是我们会优先考虑直接面向消费者,因为小鹏汇天的产品研发是To C(面向消费者)。”沃飞长空则表示对运营模式持开放态度。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小鹏汇天飞行汽车登陆央视元宵晚会的同一天,日本全日空航空公司的母公司全日空控股宣布,为涉足空中飞行汽车领域,将与美国企业Joby Aviation开展“飞行出租车”业务合作,双方将在航运系统、起降场所建设、飞行员培训、航空管制等领域开展合作。
在无法实现盈利,甚至商业模式都尚未厘清的情况下,为何各方力量依旧争相涌入?
“改变人类出行方式是一件非常大的事,仅仅是从燃油车过渡到电动车就已经创造了这么轰动的效果,如果连出行方式都改变的话,想象空间有多大?”一位上海的UAM企业人士在此前接受飞行汽车网采访时这样解释飞行汽车行业的火热。
网址: 飞行汽车 https://www.FlyCar.com.cn/
声明:未经原创作者飞行汽车网允许不得转载本文内容,否则将视为侵权,本站依法保留追究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