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说的另外一方面,是未来飞行汽车创新一定不仅仅来源于智能化。
小鹏飞行汽车负责帮忙造车,飞行汽车团队把飞机和飞行汽车的耦合做出来。
作为新能源车代表,何小鹏表示,未来飞行汽车创新不仅仅来源于智能化,有很多创新来自于能源方式的变化和形态的变化,例如采用增程还是纯电、形态是飞行汽车或者其他。
他介绍道:“9年前小鹏在飞行器领域做研发,目前有700人左右的研发团队。2025年到2030年之间大家会看到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城市里是高等级自动驾驶,甚至无人驾驶;在郊区我们认为会飞行100到200公里的间隔距离,时速大概是在100公里左右,进行两个城市之间的飞行。飞行汽车也是一种创新,它是在飞行汽车的形态上的一种创新,这种变革在2025年左右会开始,我相信在2035、2045年会走向千家万户。”
怎么解决安全的问题?我们现在的目标是飞7米到15米高,飞行出现安全事故的情况不可避免,不管你做出多高安全等级的飞行汽车。
但如何在出现事故的情况下能不致命,不受伤,或者只是轻微伤是行业最应该努力的方向。
飞行汽车也是一种创新,它是在飞行汽车的形态上的一种创新,我们希望飞行汽车会变成陆地开700公里,空中能飞小几十公里的情况,这是不一样的变革,这种变革在2025年左右会开始,我相信在2035、2045年会走向千家万户。
小马智行副总裁莫璐怡:中美自动驾驶没实质差距
未来智能飞行汽车什么样?
自动驾驶是未来智能飞行汽车最关键的核心技术,自动驾驶的能力水平是决定了未来一台飞行汽车的智能化水平。
自动驾驶怎么还不量产?
很重要的一点是做量产之前要保证技术全场景的覆盖能力。
小马智行做的是无人驾驶,对安全性的要求是远高于有人驾驶的状态,所以这块会对上下游生态链,包括刚刚聊的激光雷达以及其他整套自动驾驶硬件系统中各个不同模块的要求。
车规的标准、可靠性、量产能力要求等等都要满足,它不仅仅是一个技术本身是否成熟的问题,而是需要整个生态链进一步成熟。
自动驾驶进一步量产还需要政策法规的完善,开放更多的道路,更多的场景,不仅是开放,同时要更加规范的管理完善的制度,包括上路之后安全性的问题如何定责。
网址:飞行汽车 https://www.FlyCar.com.cn/
声明: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未经原创作者飞行汽车网允许不得转载本文内容,否则将视为侵权,本站依法保留追究权!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