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汽车需要企业家也需要极客

2022-09-29 14:19

  2016 年底,Kitty Hawk 成立公司 Zephyr Airworks,作为其在新西兰的运营商。10 个月之后,二者正式协作在新西兰展开了 Cora 机型测试,Cora 团队的基础,正是原先收购的 Zee。

  Cora 采用了复合翼的构型,垂直起降式螺旋桨与平飞式螺旋桨交替作业,分别提供升力和帮助巡航。

  2018 年 3 月,Kitty Hawk 发布了 Cora 空中出租车在新西兰试飞成功的视频。当时公布的数据显示,Cora 纯电驱动,时速可达 150 千米,最长飞越距离可达 100 千米。

  在更长的航行范围里,复合翼或许并不是一个最经济的选择,但在飞行中遇到风切变,失控,失速等情况时,复合翼的飞机能够立即启动独立升力系统,把飞机在空中悬停并且受控下降着陆。这对动力系统的准备及响应时间提出了极高的要求,而倾转翼长达数秒的倾转过程,目前无法满足这一点。

  Cora 仍然主要由自动驾驶系统驾驶,远程的人类操作员进行监督,但它增加了一个飞行员的座位。今年 7 月国际航展上的五代 Croa,可以搭载一名飞行员和两名乘客。

  传统航空公司波音也有自己的 eVTOL 计划,但此前发展并不顺利。2019 年的城市交通峰会上,波音副总裁主动透露,公司的 PAV 电动载人飞行器原型机在试飞中坠毁。自研进展缓慢的波音,看上了现成的 Cora,随后,双方达成协议共同开发,推动商业化应用。

  对于 Kitty Hawk 来说,波音能带来的是航空航天上的专业知识与经验,规模化生产能力以及资金。此时 UberAir、Bell Nexus 等 eVTOL 项目纷纷冒头,双方都希望通过合作取得领先优势。

  2022 年初,Wisk 从波音公司那里募资 4.5 亿美元,Wisk 称,这笔资金将被用于启动量产,而他们的目标是在未来的五年内,形成可商业化运作的空中出租车业务。

  Wisk 也已经开展了一些运营上的尝试。他们与空中私人航行服务平台 Blade Urban Air Mobility 达成合作,在 Blade 的平台上拥有并运营一支由 30 架飞机组成的机队。

  在理想状态下,Blade 的经验能帮助 Wisk 快速展开运营和升级运营能力。波音和 Wisk 也在 Kitty Hawk 的关停前,刚刚宣布要将城市空中飞行整合进领空的运营路线图。

  当然,一切的前提还是他们能够拿到安全认证和商业运营的资质,然而这不管在国内还是国外都道阻且艰。而且安全认证之后,成本的问题也不容忽视。首台获准进入道路的飞行汽车,是荷兰 PAL-V 的三轮汽车 Liberity,不说运营的问题,光是价格就达到了百万。

  今年 10 月,Cora 将发布六代车型,据称这会是他们的首个四座车型,四座、五座也是提供运营服务的 eVTOL 公司,较为普遍的一种选择。

  从全自动驾驶,到加上一个驾驶位,从“单人坐骑”,到“空中出租车”,Kitty Hawk,或者说佩奇的“极客理想”,不断跟技术、跟政策“妥协”。

  或许 Cora 是一家公司多年验证后,最有商业前途的模式,但 eVTOL 这个行业里,也从不缺少创新、革命精神,以及相信革命的极客。

  佩奇还投资了一家加拿大的 eVTOL 公司 Opener,这家公司的创始人马库斯·冷 (Marcus Leng) 是一位技术极客,2011 年,他曾在自家前院“驾驶”他的第一架概念验证型 eVTOL 飞离地 1 米。

  Opener 的飞行器 Blackfly 有着不像飞机的炫酷外观,而且他们设想这架个人飞行器,将只需要一辆 SUV 的价格。

  他们的官网上写道,“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第一批 BlackFly 车辆将出售给抢先体验计划参与者”,还有一句是,“Opener 资金充足,在可预见的未来不会寻求额外的投资者”。

网址:飞行汽车 https://www.FlyCar.com.cn/

文址:飞行汽车需要企业家也需要极客

声明: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未经原创作者飞行汽车网允许不得转载本文内容,否则将视为侵权,本站依法保留追究权!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分享到:
相关阅读
© 2005 - 现在 飞行汽车 苏ICP备2022006245号

苏州仲航航空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jubao@flycar.com.cn

© 2005 - 现在 飞行汽车 苏ICP备2022006245号

苏州仲航航空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jubao@flycar.com.cn
未经原创作者飞行汽车网允许,不得转载本文内容,禁止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