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汇天能讲好飞行汽车的故事吗?

2022-10-18 16:54

      十年前,全球研发的飞行汽车只有六七种。到了 2018 年,这一数量超过了70 ;如今,全球研发的飞行汽车数量达到数百种,企业数量也超过了 150 家。

      一场关于飞行汽车的新兴交通变革正在悄然发生。

最早期的飞行汽车形态

      在上个世纪,飞行汽车的初始概念是“汽车+飞机”的结合,但从现有的产品设计来看,如今的飞行汽车多是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即 eVTOL),而秉持“又飞又跑” 设计理念的企业却是寥寥,目前国内仅有小鹏汇天一家。

      在去年的小鹏汽车科技日上,小鹏曾公布第六代飞行汽车的设计概念视频——既能够满足日常路面的交通出行,在场地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打开折叠变形系统,实现垂直起降和低空载人飞行。 

      据小鹏汇天创始人赵德力透露,今年 10 月 24 日将公布第六代飞行汽车构型设计、外观设计和空中驾驶方案等,目前样机已能够实现飞行,2023 年将造几十辆飞行汽车进行路测和空中飞行测试,2024 年后实现量产。 

      这是理想化的节奏。置身于资本与行业的大环境中,国际形势带来的资本市场挑战、头部研发企业停止运营、飞行资质和政策法规的空白等,都让这条赛道蒙上一层又一层的不确定性。

一次可能“丢命”的创业

      截至目前,小鹏汇天已推出五代产品,最近一代飞行汽车产品为旅航者 X2 ,于 2021 年亮相并在国内实现首飞。本月初,旅航者 X2 走出国门,在迪拜民航局监管下通过特定运行风险评估,获得了在迪拜开展海外首次公开飞行的许可,并完成了海外公开首飞。 

      确切地说,X2 并不是飞行汽车的最终形态,而是一款为最终实现飞机与汽车成功耦合的阶段性探索产品,其产品形态更趋近于 eVTOL——只能实现载人飞行,不具备陆行能力。

      对小鹏汇天来说,其真正要造的是具备智能、电动、垂直起降和“路空一体”特征的飞行汽车——这是一个全新物种,既无可借鉴的对象,也没有人知道是否可行,而小鹏汇天对这一方向却十分坚定。

      汇天早期的团队只有十五六个人,通过跟工程师讨论以及自学,从电机到飞控,赵德力几乎是从零开始系统掌握研发飞行器所需的知识。 

      事情的进展不如想象中顺利,到了 2016 年,赵德力只剩下一个员工。“他们看不到希望,觉得老板不务正业,且不说能不能飞起来,就算实现了飞行也难以看到商业化前景。” 

      员工接连离散,赵德力的资金也日益见紧,前三年几乎耗尽赵德力此前积累的资金。在 2016-2018 年间,由于没有收入,且还要继续为研发买零件持续投入,赵德力不仅卖了房子,还欠下一大笔债务。 

      “你在隧道里面,看不到一点光”,赵德力说道。在最困难的时候,赵德力把自己关在机库里做实验,先是实现载物负重试飞,摔了就修,修好了再试,如此反复,在实验了一千多次之后,赵德力才得以见到一丝曙光。

      2018 年 6 月,赵德力驾驶着其第一代原型机飞上了天。

      第一代原型机的座舱并非封闭式,试驾者需坐在中央,四周都是高速旋转的螺旋桨,一旦发生意外,后果不堪设想。试驾之前,赵德力先回了一趟老家给家人过了七十大寿,后来谈起这段经历,赵德力表示:“别人创业可能只是亏钱,我可能会丢命。”

      有了第一代原型机,赵德力也因此获得了一些投资人的青睐,暂时缓解了资金难题,于是也就有了下一代飞行器旅航者T1——2019 年,T1研制并试飞成功。 

      此时的汇天依旧处在烧钱阶段,又碰上 2020 年疫情爆发,汇天资金链再次出现问题。“2020 年的三四月,公司账上没钱了,估计 6 月都撑不到,我又找原来的股东凑了 100 多万应急”,赵德力回忆道。他和几位联合创始人商量,这笔钱就不发工资了,要做一款全新的产品,即可搭载双人的第二代原型机。

      为了飞行器的研发能够继续,赵德力开始上综艺节目,增加曝光度的同时获得资金支持。就这样维持了一段时间,直到小鹏出现。

极客与商人的碰撞与结合

      赵德力和何小鹏的相识来自快播创始人王欣的介绍。2020 年 6 月,何小鹏到汇天所处的东莞飞行基地亲自试飞之后决定投资汇天。

062fabb1c5915e9e9a99f4c45d7df3de.jpg

      “我们是先飞再谈,能飞说明这个产品不是在吹牛,另外他看见我们在那么艰苦的环境下还能做产品,说明真的在做事情”,赵德力向钛媒体APP描述了见面的细节。当时,赵德力还给小鹏看了自己此前试飞的视频,其中也包含早期因电机故障导致赵德力粉碎性骨折的事故影像,创始人多次亲自试飞,也是获得投资的原因之一。

      次月,何小鹏和小鹏汽车共同投资并控股汇天。2021 年 9 月,“汇天”变成“小鹏汇天”。

      小鹏的加入不仅仅带来了资金支持,更重要的是在小鹏汽车的品牌影响力下,小鹏汇天得到了更多市场关注度,在团队建设、寻求供应链、资本支持等各个方面均有所获益——截至目前,小鹏汇天的员工已超 700 人,研发、技术占比近 85%,计划今年年底扩充至千人规模。 

      “最重要的是,小鹏给我们带来了商业理念和逻辑”,赵德力说道。在此之前,赵德力创业的中心点始终围绕于“造飞行器”,很少考虑商业化问题。 

      从 eVTOL的商业前景来看,其最大的商业场景在于城市空中交通 UAM(Urban Air Mobility),最早是 Uber 和 NASA 在 2016 年前后推进,然而基于安全性保障、成本高、噪音大等各方面因素考量,这种商业化形式在现阶段很难实现。

      一来产品形态还在摸索当中,二来企业需要形成正循环的商业模式。赵德力与何小鹏多次交流之后,双方决定将企业的产品方向定位于 Flying car(路空一体的飞行汽车),而非 eVTOL;也就是说,小鹏汇天要造的是可飞行的汽车,而不是只能飞行的飞行器。

      “全球一年才卖几千架飞机,这个体量不够大,但汽车的销量能够达到八九千万,造一辆能飞的汽车更具有商业吸引力”,赵德力说道,这意味着小鹏汇天摒弃了业内青睐的 toB 模式,独自走上 toC 商业路线。 

      赵德力进一步解释称,随着电动汽车产业链的快速发展,比如电池的能量密度、自动驾驶技术、车载装备等一系列的基础技术进步,也为飞行汽车的量产落地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从 eVTOL 到飞行汽车,表面上看只是多了四个轮子,但实际上是技术难度的大跃升。“车规标准和航空有些标准相悖,如何平衡是一大挑战”,赵德力向钛媒体APP说道。比如,飞行器要求机身轻量化,能飞得起来,而汽车的重量却难以满足。 

      目前,行业内还未有支持垂直起降、陆空一体的飞行汽车出现,对小鹏汇天来说,并没有可借鉴对象,需要从零定义产品,突破技术瓶颈,还需考虑安全问题、噪音问题等。 

      基于对困难性的预判,小鹏汇天先是实现飞行器的迭代,在 2020-2021 年间接连推出旅航者X1、旅航者X2,并计划在飞行器研发的技术基础上推出飞行汽车产品,到 2024 年后实现量产。

      据赵德力向记者透露,目前小鹏汇天已完成了飞行汽车的产品定义,样机正处于试飞测试阶段,将于今年小鹏汽车科技日上会首次公开研发成果,包括构型设计、外观设计和空中驾驶方案等。

      在赵德力的设想下,飞行汽车平时能当汽车开,到了郊外场景、或是要解决高速拥堵的问题可以实现飞行功能,飞行高度可达到十多米,车体具备多重保护和安全设计,比如安全带、气囊、缓冲等。

      从谈话中不难看出,小鹏汇天正如火如荼推进飞行汽车的研发且取得了成效。不过,产品难关仅是其中一方面,摆在小鹏汇天面前还有一座座难以轻易攀升的山脉,包括适航许可、政策法规、用户教育……

困难依旧摆在眼前

      飞行汽车要实现商业化,要登上工信部的产品目录才能合法销售,而且还要拿到民航局颁发的适航证才能够合法飞行。

      目前,我国没有针对电动飞机单独设立适航规章,只是在现有规章基础上增加相关要求。在eVTOL/飞行汽车领域,尚没有成熟的适航审定程序,涉及生产规范、运行规则以及空城使用等多方面的规章体系还存在欠缺。

      对于这一现实情况,赵德力不是没有预期。“新物种的出现不可能一上来就有一个适配的条款,适航证明要有市场证明。作为企业,需要先把这个新物种造出来,相关部门才能对应去做测试,才会有专门的政策出台”,赵德力说道。 

      需要指出的是,基于现有的审定程序,适航认证工作繁琐、周期长、成本高,飞行汽车产品在开发过程中的每次改进都需要实时通过局方的认证。

      以已经进入适航审定流程的亿航为例,其 EH216-S 在 2018 年就已发布,但适航认证工作直至 2021 年才开始有实质性进展;这还只是审定流程,后续亿航还需要提交审定基础供局方检查,再针对审定基础提出认证计划和符合性方法,可以预见还将耗费很长一段时间。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其实验证了新型飞行器械获得适航认可的可能性,“目前正在与民航局积极沟通,这相当于一次考试,你需要达到分数才能获得证书”,赵德力说道。

      尽管还有很多难关要过,但赵德力依然认为,飞行汽车是这个时代的产物,既有需求牵引,且有技术可行性,“不能等到所有条件都成熟了再做,如果整个生态都成熟了,也轮不到我们干了。” 

      因此,在这一阶段,小鹏汇天在进行产品研发的同时也在探索飞行适航的可能性——今年 10 月,小鹏汇天旅航者 X2 获得迪拜民航局颁发特许飞行许可,并进行了公开飞行展示。 

      今年 3 月,交通部、科技部在联合印发《交通领域科技创新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21—2035年)》提出要部署新型载运工具研发,其中包含部署飞行汽车研发,突破飞行器与汽车融合、飞行与地面行驶自由切换等技术——在小鹏汇天看来,纲要所提及的内容正是其产品方向,规划纲要的推出无疑打了一剂强心针。

      事实上,此前有不少机构对飞行汽车作出了乐观预判。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在 2018 年 12 月初发布了一份长达 85 页的报告,指出到 2030 年飞行汽车行业在全球将形成 3000 亿美元的市场规模,德勤也曾乐观预估 2030 年全球的飞行汽车将达到 23000 辆。

      种种迹象表明,飞行汽车是面向未来的新兴交通方式。尽管当下的技术条件、面向飞行汽车的政策法规还需要进一步完善,这些都并非短期见成效的事情。

      想要讲好飞行汽车的故事,小鹏汇天要走的路还很长。 

网址:飞行汽车 https://www.FlyCar.com.cn/

文址:小鹏汇天能讲好飞行汽车的故事吗?

声明: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未经原创作者飞行汽车网允许不得转载本文内容,否则将视为侵权,本站依法保留追究权!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分享到:
相关阅读
© 2005 - 现在 飞行汽车 苏ICP备2022006245号

仲航航空集团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jubao@flycar.com.cn

© 2005 - 现在 飞行汽车 苏ICP备2022006245号

仲航航空集团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jubao@flycar.com.cn
未经原创作者飞行汽车网允许,不得转载本文内容,禁止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