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航空之家仲维洋介绍,最早基于串列翼构型开展eVTOL整机设计的团队来自美国硅谷的Vahana项目,但是当把一架百公斤级的验证机试图放大到吨级时,他们遭遇了更大来自气动、控制和重量分配的挑战。

在此之后,串列翼一直是小型eVTOL发展的方向,但构型主要以自倾转为主,典型的代表项目当属美国加州的Pivotal,国内也有团队专注该方向的发展潜心6年,北航灵跷eVTOL。再就是Joby从专利的角度对小型串列翼eVTOL构型技术也进行了布局分布式涵道+偏转滑流+串列翼=Joby新思想。说到最近就是亿航智能也发了一款基于串列翼的小型eVTOL整机项目,但技术思路是从复合翼持续发展到倾转构型,并没有采用自倾转的方式。
整体上看关于串列翼的产品定位还是非常统一,主要聚焦1-2座的产品开发,重量控制在1吨以下,不过Pivotal和一些团队都在在计划更大起飞重量的防务版本。但是在DEP的技术思路上差别还是比较大,从倾转翼到自倾转,再到复合翼和倾转翼都在摸索中,其中只有Pivotal形成了早期产品的闭环,不过随着打造更加符合MOSAIC的产品,设计迭代仍在进行中,由于MOSAIC关于重量的开放性,所以未来可以看到更加多样化的产品开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