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航空之家获悉,今天北京时间凌晨(美国东部时间上午),2017年成立的美国BETA TECHNOLOGIES电动飞机公司在纽交所挂牌上市,融资约10亿美元,发行价高于路演价,目前市值约74亿美元,超过了eVTOL龙头之一的Archer(61亿美元),也超过了龙头股Joby市值的一半(130亿美元)。

从Beta上市所想到的几点观察和个人认识:
1. 尽管这一两年电动航空行业震荡不断,多家龙头企业倒闭,但美国资本市场对于电动航空仍然有兴趣。
2.美股、美国资本市场和美元对初创公司仍然有巨大吸引力。Beta截止目前还没有一个量产型号,型号还处于研发阶段,还处于大量烧钱阶段,取证和市场前景也还具有相当的不确定性,但仍然像许多初创公司一样可以在美股融得大量资金。
3. 电动固定翼获得美国资本市场青睐。Beta以eVTOL起家,但在上市文件中已经明确提出固定翼优先的规划。
4. 审定类电动固定翼所需资金在美国也不少,虽然Beta今后有eVTOL并同时与GE开展混动电推研发。
5.如同已经上市的eVTOL公司一样,Beta的上市并不是项目的成功,而是考验的开始。接下来Beta必须得向投资人证明其取证、交付和商用的进度和效果了。资本市场特别是上市始终是双刃剑。
6. 谁会是下一家在美股上市的电动航空板块企业呢?美国Merlin自动飞控公司已经公开了上市计划,详见。另一家电动固定翼龙头企业--更具技术特点的分布式多发电驱短距起降整机企业Electro.Aero会上市吗?当然,更令人遐想的是,会有我国电动航空企业奔赴美股吗?个人认为根据第2点,这几乎是肯定的,问题只是谁会是第一家?鉴于国内eVTOL整机短期内很难取得国外Tac真正走出去,那么,国内eVTOL和电动飞机整机企业如果奔赴美股,可能最需要说服美国投资人的可能就是:国内的此类市场会有多大?
最后,愿以这句话与国内的eVTOL及电动航空企业共勉,反正羡慕也没用,不如埋头做好自己不是。也相信那句歌词“野百合也会有春天”。相信我们的eVTOL和电动航空企业最终也会找到自己的高光时刻,如果这个高光时刻是发生在市场上,发生在用户身上,那么,这样的时刻可能比站在纽交所台上敲钟可能更有意义。当然,也希望大A股给初创公司更多更好的机会。但在人民币成为国际主要货币特别是主要投资货币之前,这可能还很难,但我们正向那一天稳步迈进。
祝贺Beta,祝中国eVTOL好运,祝中国电动航空好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