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首次远程无人机配送落地海上风电场开启海上物流新范式!

2025-11-04 16:50

据航空之家获悉,近日,由英国Skyports无人机服务公司、莱茵集团(RWE)与Skyways公司联合开展的德国首次海上风电场远程无人机配送试验圆满完成。此次在阿尔科纳风电场(Arkona Wind Farm)开展的测试,标志着自主飞行器在支持海上风电运营领域迈出了突破性步伐,为全球海上物流行业注入了安全、高效且可持续的创新活力。

作为海上风电运维的关键环节,小型零部件与工具的运输长期依赖传统船舶。这类海上航行往往需要一个多小时,且易受海洋气象条件影响,灵活性极差。而此次三方联合开展的为期三周的示范项目,成功验证了无人机在优化海上供应链中的核心价值。通过无人机配送,原本超过一小时的航程被缩短至30分钟以内,且实现了按需预约飞行,在复杂海况下为轻型货物运输提供了更快捷、更灵活的解决方案。值得一提的是,该项目是在RWE与Skyports此前开展的超视距飞行(BVLOS)测试基础上推进的,此前的测试已成功实现向海上变电站的无人机配送,为此次风电场配送试验积累了宝贵经验。

4564664886.png

此次试验所采用的核心装备是Skyways公司研发的V2无人机,这款双混合动力飞行器堪称远程海上配送的"利器"。它创新性地结合了电动马达与重燃料发动机的优势:电动马达负责垂直起降,确保在港口狭小空间内的灵活操作;重燃料发动机则为长距离飞行提供持续动力,使其最大航程可达770公里,有效载荷能力达10公斤,完全满足海上风电场日常运维的物资运输需求。

配送作业的流程高效且精准。无人机从德国吕根岛穆克兰港的RWE运维基地起飞,单程飞行超过40公里后抵达阿尔科纳风电场。在接近目标风力发电机时,无人机能够精准锁定机舱位置,完成货物投放后自动返航。整个试验期间,该无人机累计飞行里程超2500公里,飞行时长突破65小时,充分验证了其在长时间、高频次海上作业中的可靠性。

此次合作项目的成功,离不开三方的专业分工与紧密协作。Skyports公司凭借丰富的行业经验,全面负责项目的监管审批、任务规划、飞行操控及最终报告编制。该公司此前已在挪威等多个海洋区域开展过远程无人机作业,在恶劣环境下的长距离无人机运营方面积累了深厚技术储备。RWE作为项目主导方之一,则致力于探索无人机运营与人员运输船协同作业的新模式,希望通过这种混合物流模式彻底变革海上风电运维体系。

对于此次试验的意义,三方负责人均给予高度评价。Skyports无人机服务公司首席执行官亚历克斯·布朗表示,无人机在偏远地区和恶劣环境中具有显著优势,海上风电场正是其理想应用场景。凭借速度、成本、安全和可持续性方面的突出特点,无人机正成为基础设施运营商的优选方案,此次试验充分证明了其技术实力。RWE运维优化经理维韦克·特里维迪强调,灵活性是海上作业的核心竞争力,无人机让企业能够更快响应需求、减少等待时间、优化资源配置,为运维效率带来了全新维度的提升,未来有望成为海上风电混合物流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Skyways公司首席执行官查尔斯·阿克宁则指出,能够支持商业客户在偏远、难以抵达且气象条件严苛的区域开展超视距飞行作业,是Skyways的荣幸,这也印证了其飞行器的卓越性能。

作为此次试验的应用场景,阿尔科纳风电场位于吕根岛东北35公里处,总装机容量达385兆瓦,可为约40万户德国家庭提供清洁能源。该风电场由RWE为其合作伙伴Equinor公司和能源基础设施合作伙伴公司(Energy Infrastructure Partners)运营,是德国可再生能源领域的重要标杆项目。

在全球可再生能源加速发展的背景下,此次无人机配送试验的成功具有深远的行业意义。它不仅展示了无人机技术在提升海上作业效率、保障人员安全、降低环境影响等方面的巨大潜力,更凸显了无人系统在全球能源转型进程中日益重要的作用。未来,随着技术的持续迭代与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无人机有望与传统物流方式深度融合,构建起更高效、更可靠、更可持续的海上物流新生态,为全球海上风电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本文地址:飞行汽车 https://www.flycar.com.cn/news_hot/5362.html

分享到:
相关阅读
© 2005 - 现在 飞行汽车 苏ICP备2022006245号

苏州仲航航空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jubao@flycar.com.cn

© 2005 - 现在 飞行汽车 苏ICP备2022006245号

苏州仲航航空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jubao@flycar.com.cn
未经原创作者飞行汽车网允许,不得转载本文内容,禁止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