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之家:蓝霄航空年内融资近亿元加速货运eVTOL研发量产

2025-11-03 16:19

据航空之家获悉,蓝霄航空科技(济南)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蓝霄航空”)近日宣布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本轮由华仓资本领投,初心资本作为老股东继续跟投。所筹资金将主要用于加快货运版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的产品研发及量产准备工作,澜松资本担任公司长期独家财务顾问。

413563513.png

这是蓝霄航空在2024年以来完成的又一轮重要融资。自今年2月底首次披露天使轮及天使+轮融资后,公司又于5月完成天使++轮,加上本轮融资,蓝霄航空已在年内累计融资近亿元人民币。参与多轮投资的机构包括联想之星、戈壁创投、初心资本、海益投资等多家知名投资机构。

蓝霄航空成立于2024年6月,聚焦于大型增程式倾转旋翼eVTOL的研发与制造。该公司是国内首批采用“油电混合动力 + 12旋翼部分倾转”技术方案的eVTOL飞行器制造企业,致力于重构现代化航空货运体系,构建高时效、低成本的直航物流网络,推动航空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与绿色化方向发展。

在发展战略上,蓝霄航空提出了“先货后人”的路径规划:首先推出具备长航时能力的增程式货运eVTOL,解决当前纯电方案面临的里程焦虑问题;随后根据市场发展和政策环境,择机推出适用于载客场景的客运型号,通过“倾转旋翼”技术实现多场景商业化落地。

目前,蓝霄航空已推出其首款货运版 eVTOL 型号——LX-1。该机型最大起飞重量达2.5吨,续航里程可达1000公里,最长航时超过5小时,有效载重接近1吨。据创始人兼CEO王刚透露,LX-1的全尺寸工程样机已于近期完成总装并正式下线。

LX-1在气动构型上借鉴了Archer Midnight的“6+6”布局,全机共配置12个旋翼。其中前部为6组可倾转的三叶螺旋桨,后部为6组固定的二叶升力旋翼。与当前市场上常见的6旋翼或8旋翼构型相比,12旋翼设计通过增设专门的升力单元分散载荷,提升了系统冗余性与安全性。尽管零件数量增多、控制系统更为复杂,但该构型具备更强的容错能力:即使在单套动力系统完全失效的情况下,其余动力单元仍可协同工作,保障飞行器安全着陆。

蓝霄航空的核心研发团队具备丰富的“吨级无人机”研制经验,多位技术骨干出自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其下属上市公司为航天彩虹,主营彩虹系列无人机)。创始人兼CEO王刚拥有17年无人机研发与型号设计经验,曾担任彩虹-4无人机型号总师,并主导过彩虹-3无人机及彩虹太阳能无人机的飞控系统研制。团队在飞行器总体设计、气动布局、结构与机械系统、飞行控制及增程动力等多个关键技术领域具备深厚积累。目前,LX-1所使用的飞控系统、航电系统以及航空专用增程器,均由蓝霄航空自主研发。

在产品开发节奏上,蓝霄航空采取了跨越式策略——跳过了常规的缩比样机验证阶段,直接进入全尺寸原型机研制。王刚表示:“从LX-1启动设计到全尺寸原型机总装下线,我们用了不到一年时间。目前飞机已进入试飞前准备阶段,如果试飞顺利,蓝霄有望成为全球首家实现两吨级以上增程式eVTOL试飞的企业。”

接下来,蓝霄航空将全面推进LX-1的全科目试飞工作,并启动首批应用场景的试点运营。公司计划于明年初正式提交型号适航申请。

投资方观点:

华仓资本管理合伙人蔡静娴表示,eVTOL是低空经济体系中的关键运载工具,相比传统固定翼飞机和直升机具有显著优势。目前行业以纯电技术路线为主,但动力电池能量密度仍是制约其航程与载荷的关键因素。蓝霄航空自主研发的“增程式+复合倾转旋翼”构型,精准切入航空货运这一细分赛道,有望凭借高航程载荷比与较低运营成本实现快速商业化。团队核心成员拥有彩虹系列吨级军用无人机的全程研发经验,不仅掌握扎实的总体设计能力,也构建了成熟的工业化研发体系。公司成立以来进展迅速,跨过缩比样机阶段直接完成全尺寸样机总装,体现出极强的执行力和技术底气。华仓资本看好蓝霄航空在低空物流领域的长期发展潜力,期待其成为行业标杆企业。

本文地址:飞行汽车 https://www.flycar.com.cn/news_hot/5360.html

分享到:
相关阅读
© 2005 - 现在 飞行汽车 苏ICP备2022006245号

苏州仲航航空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jubao@flycar.com.cn

© 2005 - 现在 飞行汽车 苏ICP备2022006245号

苏州仲航航空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jubao@flycar.com.cn
未经原创作者飞行汽车网允许,不得转载本文内容,禁止复制!